13833495337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资讯

刘红立,中国曲阳石雕工艺美术大师:应时而进,自然之道。

所属分类:行业资讯    发布时间: 2021-06-25    作者:曲阳万康园林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苟日新,日日新,日日新。艺术创作亦是如此。曲阳石雕艺术起源于汉代,魏晋南北朝佛教文化对佛造像艺术推波助澜,唐代曲阳成为北方石雕艺术聚集区,元代曲阳石雕艺术达至鼎盛。清末民初杨春元开创了仿古石雕流派,开创曲阳县第1家石雕厂。曲阳石雕艺术应史而动,随审美风格和时代需求而变化。

近年来,曲阳石雕艺术厚积薄发,百花齐放,繁荣兴盛。曲阳石雕艺术集大成者——刘红立,从事石雕艺术30余年,见证和参与了曲阳石雕艺术发展历程,在关键时间节点,引领曲阳石雕艺术变革。

璞赋华彩凝汉玉

艺术创作唯有博闻多识,才能开阔眼界和思路,奠定革故鼎新之基础。古语有“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”之说,刘红立汲取曲阳老一辈石雕艺人智慧,又远赴万里到欧美考察,具有古典美学风格的曲阳石雕传统手工技艺与绚丽多彩、热情奔放的欧美艺术风格,互相撞击,激荡于心。

刘红立发明了石材嫁接工艺,赋华彩于璞玉,曲阳石雕变“千年一白”为五彩华章,曲阳县石雕艺术史上诞生了第1批双色“西方人”。《隆莲法师》落成于四川彭州尼仲佛学院,作品采用汉白玉之“白”和桃红玉之“红”两种材质,红白相映,素净、清丽、和谐,恰当表现了隆莲法师岿然入定、庄严慈祥的神态。隆莲法师,俗姓游,名永康,字德康,四川省乐山县人。20世纪40年代初期,即名噪四川省城,曾参加当时四川省政府举办的三场考试,均以巾帼之才荣登榜首,故有“巴蜀才女”之美称。后看破红尘,遁入空门,被尊为“中国第1比丘尼”。台湾慈济功德会要给隆莲法师塑像,刘红立被人推荐去创作。作品完成后,去厦门参加了第1届佛石展,隆莲法师的很多弟子看到后都跪下来顶礼膜拜。

刘红立,中国曲阳石雕工艺美术大师:应时而进,自然之道。

《隆莲法师》

石材嫁接工艺投入实践后,艺术上产生了惊艳的效果,市场上获得了高度认可,汉白玉和岫岩玉,汉白玉和米黄玉等各种不同材质的创新拼接,诞生了《站观音》、《坐佛》、《释迦牟尼》、《地藏王》等色彩绚丽的曲阳石雕史上“第1批”拼色艺术品。

美颜接缝弭无形

艺术创作唯有善于思索,才能日臻完美,开辟艺术新境界。做大型浮雕时,是把整个画面机械地、整体地分块去雕刻,然后拼在一起。但是,人为切割造成的缝隙影响了艺术效果。刘红立不安于这种“不完美”,不断尝试和探索“把缝隙给隐藏”。

刘红立,中国曲阳石雕工艺美术大师:应时而进,自然之道。

《百色起义纪念公园浮雕》

刘红立从木结构榫卯手段和曲阳石雕传统手艺中去寻求方法,涉猎金属雕塑、木雕等工艺,尝试去随着浮雕的造型曲线而设计,保持主体人物和形象的完整,把接缝藏起来和隐起来。那些接缝,经艺术处理藏于人物背后、头顶、褶皱等位置,百分之七八十都避开了造型主体。有时,艺术形象过于简单,刘红立就通过丰满形象、增加内容等方式去隐藏缝隙,追求柔美,“随形构造”艺术理念是刘红立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。《紫竹观音》刻画了悠然独处的观音形象,作品长达5米,宽达2.2米,但是却看不到一条拼接的缝隙,刘红立将石块之间的接缝巧妙隐藏在人物背后,或头上,或山石的侧面,或竹叶的纹理间,保持了画面形象的完整、丰满、自然。《保定市雁翎队主题雕塑》、《保定八景》、《百色起义纪念公园浮雕》等大幅的浮雕艺术,画风和谐,宛若天成,完美贯彻“随形构造”艺术理念。

新意迭出领潮流

在石雕艺术上,刘红立上溯源流,沉入实践,不唯上,不唯古,在艺术创作和工程实战中坚守“文化自觉”,做出了一系列适应现实、推动发展的变革。

刘红立,中国曲阳石雕工艺美术大师:应时而进,自然之道。

《立式观音》

曲阳石雕的传统佛造像较“矮”,不合现代审美的标准,究其原因,刘红立认为,是曲阳石雕佛造像没有去专注于造型的传统,在人物身体的比例上基本没有研究,另外的原因就是,做传统佛造像往往是木雕师傅出身,木雕体量较小,石雕体量往往较大,身体比例的审美标准不同。刘红立将佛造像的身体比例予以变化,变“矮”为“修长”,如《立式观音》、《菩萨》等,汲取古法造像手艺之长,摈弃传统比例之短,推动了曲阳石雕佛造像艺术发展。

90年代初期,曲阳县做石雕产品专用四川汉白玉料,这种石料通体洁白细腻,价钱较贵。1995年之后,刘红立先人一步,除非客户指定用四川料,开始大批量使用湖南大理石料做壁炉、人物等产品。湖南料不白,有瑕疵,很多同行不理解,刘红立却认为,欧洲著/名的雕塑艺术品基本没有纯白的石料,石头里带一些杂色是自然规律。刘红立研发的湖南大理石料产品一入市场,产品价格不菲,原材料相对四川汉白玉便宜多了,利润空间大,市场一路看好,这是刘红立对曲阳石雕业的一大改变。